首页 > 悬疑 > 寻宝笔记之大运河篇
下章.收藏.目录.分类

黄金马鞍_第一章 九达天衢

民国
    鲁西北
    神京门户
    这小城德州被称为“神京门户”是在明朝之时,“靖难之役”朱棣抢了自己侄子的皇位,还把都城迁到了北京,德州地理位置优越,是南方进京必经之地,如南方进京门户一般,所以这才有了这个称谓。
    不过小城最闻名的称谓还是“九达天衢”。
    三千里的的京杭大运河,在当地地段就占了三百多里。
    史书上说,明朝定都北京后,此地成为九省(冀、鲁、豫、苏、皖、浙、湘、鄂、赣)通往北京的漕运通道,被称为“九达天衢”。
    这里的九,就是指上述的九个省。
    达,通达、畅通的意思。
    衢,《说文》上解释为:四达谓之衢。
    天,在这里是没有遮拦的意思。
    天衢就是很宽广的大道。
    九达天衢,总的解释为,有很多条宽广的大道。
    也就说小城是南来北往必经之地,所以虽然此时是日寇侵华的乱世,这小城却依旧还算繁华。
    这天天刚麻麻亮,住在运河边的李胜就起来了,昨夜喝多了酒,嘴里头干的很,掂起桌上的暖瓶,却空空如也,没有水了,走到外间,在水缸里舀了半瓢凉河水,咕嘟咕嘟灌了下去,还好只是初秋,凉水不是很凉。
    喝罢这瓢凉水,觉得好受了些,脑袋也一下清醒了,胃也跟着清醒了,咕咕叫了两声,昨夜光顾着喝酒,没顾得上吃饭,现在饥肠辘辘,饿得难受,李胜就一个人住在这,懒得做饭,推开门,随手一关,也不上锁,便来至在街上。
    路上行人不多,早点摊有个两三个,李胜径直走向那家卖羊血肠的摊子。
    离摊还有几步,摊主已经熟练的拿起锅里煮着的羊血肠,用一把钢锯条打磨成的小刀,一段一段切到一只白瓷大碗里,边切边问:“胜子,还是要肥的吧?”
    “嗯,肥的,来两块油,多加香菜。”
    说着话李胜已经站到摊前,这摊位无桌无椅,所有的食客都是围着煮着羊肠的锅台大快朵颐,既暖和,加汤啥的也方便。
    李胜把那碗羊血肠往自己跟前挪了挪,加了一勺胡椒面,两勺辣椒油,先尝了口汤,觉得味不够,又加了半勺胡椒面,自己从一个竹筐里掀起小棉被,拿出一个五香的大火烧,咬了口火烧,又喝了口汤,再把一段羊血肠夹到嘴里大嚼,味道在嘴里蔓延开来,真香呀!
    要说这羊血肠还真是当地的特色,离了这个小城,别的地方还真吃不到。本地俗称羊肠子。
    相传,早年间,本地有那么一群满族人,在当时的社会已经是地主身份。他们最爱的食物就是羊肠子,每天都要喝,后来越来越上瘾。
    辛亥革命之后,地主家落魄了,变成了贫民。这些地主欲哭无泪,其中有个地主为了生计他决心起早贪黑的去道边卖羊肠子。以后的日子里,生意越来越好,地主决定招个长工给他帮忙,地主作为羊肠子继承人曾经发誓过不把秘方交给外人。
    但后来长工趁”地主“睡着之后偷出了秘方,经过他的专业制作终于学会了做羊肠子。
    随之,这个秘方也被广为人知了,其实就是羊肠洗干净之后,只留下薄皮,然后灌入羊血、淀粉及秘制调料,把薄皮系紧。放入锅内,用羊骨与羊杂一起熬制而成。
    羊肠子真是男女老少,高官达人、老百姓、流浪者都喜爱的食物,受欢迎范围甚广。
    最常见的是,小贩拉着小推车在街口羊肠子,经常能听到,顾客大喊,老板再来一碗……老板,来碗肥的……
    一眼望去,大家有蹲着吃的有坐着吃有站着吃的,气氛甚是热闹与温馨,为此,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李胜最爱吃的就是这口,不一会儿就把这碗吃的干干净净,又叫老板加了碗汤,喝完额头都冒起了一层密密的汗珠,打了个饱嗝,给罢了老板钱,才摸着肚子往家走去,昨晚喝的本来胃有点疼,两碗羊肠汤下肚,顿时舒服了。
    路边就是京杭大运河,李胜站在河边伸伸懒腰,晃晃脑袋,觉得清醒了许多,昨夜是怎么回的家,却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喝多了断片,唉,以后不能这么喝了。
    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想学着岸边吊嗓子的大爷也喊上几声,觉得喉咙里有些难受,只能做罢,就晃晃悠悠往家走。
    话说这李胜祖上当年在当地也算是大富之家,李胜的太爷精于做当地的烧鸡,味道与众不同,据说就连当年本县向清廷进贡的贡品里都有他们老李家的烧鸡,那是给皇上吃过的好东西。
    哪知老爷子仙逝后,两个儿子也就是李胜的爷爷和二爷争这烧鸡的制作秘方起了冲突,哥俩打的是头破血流,把祖传的一锅卤鸡的老汤也打翻了,李胜太奶奶一气之下把秘方付之一炬,怒火攻心也随老头去了。
    哥俩儿没了秘方又少了那锅祖传的老汤,再做不出原味正宗的烧鸡,生意是一落千丈,李胜爷爷又染上了抽鸦 片的恶习,不到十年就把家业败没了,二爷那边更惨,一生无子,岁数不大就去世了,二奶奶也改嫁了别人。
    到了李胜父亲这辈更是穷的叮当响,又赶上兵荒马乱,李胜十五那年他爹早早的就去世了,李胜妈过了两年也随他而去,临河边的两间房算是给李胜留下的唯一遗产。临的这条河就是赫赫有名的隋唐大运河,此处河段还叫京杭大运河。
    那大运河名叫隋唐,其实早在春秋就开始挖掘,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
    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这些人工运河与天然河流连接起来可以由河道通达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从现在北京不远的通县起,可乘船顺潞水由泉州渠到沟河口入海,经过一段短短的海程,进入泒河,经过平虏渠,入漳水,经过利漕渠和白沟而入黄河,进入汴渠上游,沿蒗荡渠而下,由颍水入汝水,由汝水的支流舞水入泚水,入淯水,入汉水,入杨口渠,入长江,入洞庭湖,入湘水,入漓水,入西江,沿西江可达番禺城;或由江陵溯长江达巴蜀,以通西南。
    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万百姓,疏浚之前众多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了隋唐大运河。
    此后,唐、北宋长期开凿、疏浚、整修隋唐大运河,使得隋唐大运河可以继续使用。
    李胜家附近的这段河道,曾经也是运河主河道,时过境迁,几度改道,现在就只看出是个水面不是很宽的小河,还有时枯水。
    那时没有自来水,运河附近的人都是饮用河水,一到枯水季,才喝井水,当地的井水不知含有什么物质,既苦且涩,长期饮用,还会在牙齿周围形成一圈黄线,所以当地大部分都河里担水饮用。
    担水时并不是直接在河里取水,而是在岸边近水处挖一深坑,待河中的水通过泥土的过滤慢慢在坑里聚满,才取坑里的水,清澈甘冽,甚是好喝,这种坑,称为“船眼”,常在河边担水的几乎都有自己固定的“船眼”,一般不会去别处取水。
    回到了家,李胜挑着两只水桶来河边取水,到了自家“船眼”那一看,又要到枯水季,“船眼”里只有坑底的一点水,且有些混浊,便想再往河中走走,再挖一个新“船眼”。
    四下一看,只见旁边不远处卖豆腐的王二正在挥锹挖土,看来也是要挖个新的“船眼”。便走上前去,招呼一声:“哟,王哥,来挑水了呀?”
    王二正好把坑挖完,就等着水漫上来,一看是李胜,应道:“是啊,没这水,做不出好豆腐呀,试过多少水,就咱这河里的水最好,可惜,这又要水枯了,唉……”
    他二人所说的豆腐乃是当地的又一名小吃“撅腚豆腐”,名虽不雅,味却极佳。
    做豆腐时,下半夜起床,卤水嫩点,天明正熟。将熟豆腐担子挑至十字街头,一不带碗碟,二不带筷子,只带许多小木板,一碗甜面酱,一碗辣椒酱,备

下一页

下一章:黄金马鞍_第二章 塞豆窿

目录

每页字数: 1000|3000|整章

读过本书的书友也读过

盛世婚宠:老公送上...

近身兵王

女总裁的贴身保镖

邪王轻点爱:枭宠医...

仙武同修